这句话在收集上可谓是火的乌烟瘴气,被无数失落的人们拿来援用,以依靠心中愁思与忧伤,现实上这是化用了李白的一首诗歌的,原诗也是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怀,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大明寺中读书,有一次去寻访一位道士,成果未能得见真容,于是写下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首联两句展示出一派桃源气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约;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恰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恼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栖身其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寂静,暗示道士曾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勾当。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寂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四周的安好。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能够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另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罢了。因为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尝起面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能够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恬澹与高洁,又能够体味到诗人拜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干预干与讯的体例,从侧面写出“不遇”的现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难过,用笔略带曲折,豪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