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为一种文体的“笑话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6/9 1:18:1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笑话作为一种体裁是逐渐确立的。“笑”比力容易理解,就是反映心里欢愉的外在脸色。“话”的寄义是什么呢?《说文》用了“汇合善言”四个字来注释。要使话语具有传染力就有两个勤奋趋势,一是采用各类修辞方式,这就构成了“文”;一是使话语具有故事性,使人爱听。

  《东观汉记》卷11记录汉光武与其晚年朋友朱祜在长安肄业时情景:“初,光武学长安时,过朱祜,祜尝留上,须讲竟,乃谈话。”当刘秀到朱祜处拜访时,朱先是与刘讲论学问,说完之后才“谈话”,可见这个“话”是轻松的话题,或是一般闲话,或是“齐东野语”一类故事。晋人葛洪的《仙人传》中写了一个叫沈羲的仙人,他成仙四百年后,俄然回到老家,见到后人玄孙怀喜,怀喜热情款待他。沈羲就给这个孙辈讲“因话初上天时”的故事。这里“话”也指讲带有“故事性”的话语。

  “话”从包含有故事性到了隋唐期间便成长成为“故事”。诗人元稹的《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有了“笔墨落款尽,工夫听话移”。所谓“听话”是听故事,具体到元稹与白居易等人听的故事就是《一枝花话》。

  《承平广记》中记录了很多侯白的故事,此公是隋代长于搞笑的名人。有一则故事说:

  白在散官,附属杨素,爱其能剧谈。每上番日,即令谈把玩簸弄。或从旦至晚,始得归。才出省门,即逢素子玄感,乃云:“侯秀才,能够玄感说一个好话。”

  其时权臣杨素喜好听侯白讲笑话,每到他值班的日子都要叫侯白来给他说故事。其子杨玄感碰着侯白也拉他说“好话”(好故事),侯白被缠得没法子,只得给他讲了个笑话。

  此时“话”曾经被视为一种体裁,如《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等。表演这些“话”称之为“措辞”,以“措辞”谋生的称作“措辞人”。

  在笑话一词发生之前,这一类文学作品早曾经发生了。不外在魏晋之前它只是以附庸形态呈现。先秦时一般附在诸子和儒家典范上,两汉之时是附在史乘上。像“齐人有一妻一妾”如许的笑话就出此刻《孟子》之中,作者目标也非讲个笑话让大师高兴,而是借以申明一个事理。《史记》中也有很多笑话,像汉高祖刘邦与臣下周昌闹的一些笑话堪入笑林,但这些并非是司马迁编造,而是汗青的忠诚记实。

  魏晋是个文学盲目期间,笑话这种体裁也逐步脱节了附庸形态,成为面临受众的独立体裁。其标记是独立的创作或搜罗笑话的著作呈现了。《通志·艺文略》中载有《笑林》三卷,著者为后汉给事中邯郸淳。此人曾为曹操的记室参军。他用“笑”定名了“笑话”,并编著了一本书。但此书已佚,鲁迅有辑佚本,收在《古小说钩沉》中。

  唐宋当前这类作品多了起来,名称也是八门五花,如称之为“谐噱”、“调笑”(唐朱揆有《谐噱录》)。谐噱、调笑都与“笑”这个动作相联系,并未表白这个“谐噱”是由故事激发出来的。其它如“启颜”(如隋·侯白《启颜录》)“开颜”(如宋·周文玘《开颜录》)“解颐”(笑时的样子,如隋·杨松玢《解颐》)“拊掌”(拍掌,如宋·邢居实《拊掌录》)“轩渠”(笑时的样子,如宋·吕居仁《轩渠录》)“绝倒”(大笑不克不及自持,如宋·朱晖《绝倒录》)等等。这些名称很“雅”,或是在描绘读这类作品所激发的效应,或是“笑”的同义词。到了明清代,笑话创作与搜罗达到飞腾。明人世接用“笑话”定名这一文学体裁,这个词通俗、易于被公共所接管,出格适合这种体裁本身的特点。如陈继儒(眉公)所辑的《时兴笑话》,赵南星编著的《笑赞》(即笑话赞),冯梦龙编著的《笑府》《广笑府》,清朝游戏仆人纂辑的《笑林广记》等都是以笑话定名的著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