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志不短”是贫民的誓言,也是格言,人在穷困失意、衣食不继之时,尚能连结乐观精力,不平人格,强硬风骨,方见其胸怀广漠,质量高贵。
元代名臣吕思诚,字仲实,泰定进士,官至光禄人夫、大司农。他脾气刚直,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未仕之前,家道贫寒。一日断炊,他将仅有的一件布袍脱下典当换米,老婆不忍,他作诗劝慰,诗云:“典却春衫办早厨,山妻何须更迟疑。瓶中有醋堪烧莱,囊中无钱莫买鱼。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骄阳已经过,次序递次春风到草庐。”他身处窘境仍不失滑稽,对前途十分乐观。
元代词人王磬,糊口贫寒,常食野菜,一次家中丢失一只鸡,家人骂偷鸡者。王磐戏作《满庭芳》云:“生平恬淡,鸡儿不见,孺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肆意烹炮。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到省了开东道,免教鸡报晓,直睡到日头高。”鸡被人偷去正好,免得本人作东请客,也免得它啼叫惊醒好梦。他的滑稽传染了家人,家人也笑起来。
浙江露台县有一宋姓人家,本为富户,后家境中落,无法迁徙,将衡宇卖给东邻,临行,赋诗志别,诗云:“只为青蚨不济身,故庐业已属东邻。可怜今夜犹为主,才到明朝便作宾。燕雀无情还恋旧,犬鸡随我不知贫。热情吩咐门前柳,改日颠末陌路人。”诗虽诙谐,却满含悲惨。
清代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是江苏兴化人。虽然当过多年知县,因清廉自守,仍然贫苦失意。他写有一首《守岁》诗,诗曰:“琐事贫家日万端,破裘虽补不由寒,瓶中白水供先祀,窗外梅花当早餐。”年关守岁,衣单食绝,以水当酒奉祭先人,诗亦庄亦谐,苦中求乐,一句“窗外梅花当早餐”写出孤芳清高的风骨,却无半分寒酸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