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评论:李白如何成了古惑仔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6/22 18:32:5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吃软饭、打群架、混黑道、胡想在闹市砍人……”你认为这是谁,告诉你吧,他就是李白,没错,人称诗仙者是也。

  诗仙?别逗了,这不是整个一小混混吗?怎样能与李太白挂上钩呢?再告诉你吧,不单挂了钩,并且挂得还很瓷实,挂得言之凿凿。挂钩者还不是一般的人,北大古代文学博士、首都师大文学院讲师是也。再告诉你,这种挂钩并不是言简意赅、千把字的短文,乃是皇皇百著,书名《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是也!

  “为人道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李白的老友,人称诗圣的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的名句,此后千岁间,几多文人骚客不断将其奉为圭臬,视为本人终身奋斗的方针。这本来也不算错,可惜的是,有的报酬了“惊人”而采纳的方式过于偏邪了。

  苏文茂老先生曾说过一个段子,一名文学青年总在慨叹:“水浒”、“三国”、“红楼”怎样都让前人抢先写了呢?也不给我留一个。粗听之下,捧腹罢了,细一揣摩,时下某些人的心态又何其相像。既然名著都被前人抢了先,那就只好奔前人(当然是古代名人)下手了。到今天,像李白、杜甫如许的名人也被研究得“遍体鳞伤”,怎样办?只好高文翻案文章,在“好人”身上找弊端,在“坏人”身上挖亮点,并且翻案的对象越出名越能使翻案者出名,翻案的程度越倾覆越能有惊动效应,“语不惊人死不休”嘛。

  其实,我不否决以现代人的视角、手法从头研究前人,若是能立论新鲜、手法奇特再辅以新的考据,得出分歧以往的阐发和结论不单该当答应并且绝对是功德一件。问题是,某些人并未真正下足功夫、做足学问,而是故作惊人语以达到标新立异、自我炒作的目标就有些不当了。可惜的是,目前的学术界急躁一片,少数人把学术当成了买卖来做,耐不住孤单,耐不住贫寒。

  一位声称要以现代目光审视中国古代汗青的作者在其标榜的另类汗青系列中,某一朝代的前50页论述中有30多页是将本人所写的上一朝代的一本书的内容一字不易地移植过来。有的作者一本书受好评,3个月后便有续集面市。至于那些攒书的、抄书的更是等而下之,不需多论了。

  出名学者夏承焘说过:著书有三种。最上,令读者得益;其次,令此学本身有发觉;其三,但令读者服气作者之博学细心。此刻,汗牛充栋的大部头一部连一部,又有谁做到了无益读者、无益本门学问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